月事知多少?

今篇會為各位女性分析,每個月都找上門的煩事,逐步分析,讓你更了解什麼是月事!但唔知你哋知唔知道,不是每位女性,每月都有這種麻煩事來呢?有的每月準時探訪、有的可能每隔幾個月先來一次探訪,究竟是什麼原因呢?今集先簡單的了解什麼是月經?

1.  什麼是月經?

月經(或經期)是婦女身體因荷爾蒙分泌影響,而令子宮出現周期性的出血,屬正常現象。

出生時,女性的卵巢內已有數百萬粒未成熟的卵子。踏入青春期,在荷爾蒙的刺激下,每月約有數十粒卵子開始成長。在一般情況下,每次只會有一粒卵子成熟,並排出子宮(稱為排卵)預備受孕。

與此同時,子宮內膜為懷孕作準備而增厚。如卵子沒有受精,便會連同增厚的組織,通過陰道排出體外,這就是經血。之後,另一個月經周期會開始。

2.  月經在何時開始?在何時停止?

一般來說,女孩約於11-12歲時開始第一次月經。而婦女則在45-55歲期間漸漸進入更年期,月經便會停止,代表婦女不能再生育。

3.  女性是否每個月都會有月經?

不是。月經周期因人而異,亦會因身體狀況變化而改變。

月經周期由21-35天不等,以經期的第一天至下次經期的第一天相隔的日數為一周期。

初來月經的女孩和更年期將至的婦女,較容易出現月經不規則狀況。

以下因素亦會導致荷爾蒙失調,令月經不規則:

~體重過重或過輕

~進食失調(例如厭食症)

~劇烈運動

~壓力

~某些藥物(例如:單一荷爾蒙避孕針)

~濫用藥物(例如:減肥藥)

~餵哺母乳

~慢性疾病、內分泌疾病(例如:多囊卵巢綜合症、甲狀腺疾病)

~卵巢功能變化

若在兩次經期之間陰道出血,可能與子宮內膜病變、息肉、陰道/子宮頸發炎、子宮頸癌等有關,這些情況或會被誤為月經不規則。

有性生活的婦女必須謹記,如周期過後仍未來經,可能已經懷孕。請盡快諮詢你的家庭醫生。

4.  我是否「月經過多」呢?

「月經過多」是指經血量多或經期過長

以下情況,可能是「月經過多」:

~月經超過7天(大多數婦女的經期會維持2至7天)

~需要使用加長而吸收力特強的衞生巾,而且每隔1至2小時便要更換一次

~有大血塊排出

~有血崩情況出現(即是大量經血突然湧出,染濕內褲和衣物)

~晚間需要頻密起牀更換衞生巾

~在睡覺時,即使已使用衞生巾/衞生棉條,但經血仍會染濕牀單

~因月經過多而影響工作、家庭和社交生活

~月經時或過後感到頭暈、呼吸困難和疲倦

以上情況,都可能是「月經過多」。

5.  甚麼是經痛?

經痛是指月經前或月經期間,感到下腹輕微至嚴重痛楚,這情況稱之為經痛。月經量多的時候,痛楚最為嚴重,亦有的可能會有腸胃不適,如:嘔吐或大便鬆散等徵狀。

經痛可分為兩類:

1.非疾病性

常出現於初來月經的少女。婦女年紀漸長或生育後,痛楚便會減輕,甚至消失。

2.疾病引發

可能是因子宮內膜異位、盤腔受感染、使用子宮環避孕方法等引起。這情況會持續1至3天。痛楚不單只是出現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間,可能會有惡臭的陰道分泌物排出或發燒。

有恆常運動習慣的婦女較少會出現經痛的情況。

什麼是經痛?

經痛是女性月經來潮時產生的疼痛,通常在月經來的時候發生,疼痛的部位大多集中在骨盆或下腹部,約維持二到三天左右。

引起經痛的原因有哪些?

經痛可以分位原發性和疾病因素兩類:

原發性:女性在月經來潮前48小時,體內的前列腺素分泌會達到高點,前列腺素能促使子宮內膜的血管強烈收縮,引發子宮內膜的脫落,此為正常現象,卻為部分女性帶來疼痛。

疾病因素:常見疾病有骨盆腔發炎、子宮內膜異位、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症、子宮息肉等,只要針對病因治療,經痛就可緩解或消失。

經痛病患會有哪些症狀呢?

主要症狀是疼痛,當月經來潮時會有下腹或骨盆疼痛,並可能伴有腹瀉、倦怠、頭暈、頭痛等症狀,嚴重甚至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臉色蒼白、四肢發冷,影響生活及工作。

那些人經痛機率較高?

骨盆腔炎患者

子宮內膜異位者

子宮肌瘤者

子宮肌腺症者

有子宮瘜肉者

經痛會有哪些併發症呢?

經痛不會導致任何生理上的併發症,嚴重經痛會影響患者的生活以及人際關係,而與經痛有關的器質性病變則可能造成生育問題,如:子宮內膜異位可能導致不孕症。

經痛多發於年輕女性!

經痛一般發生於月經初期,多發於年輕女性,隨著年齡增長或第一次生產過後,經痛症狀會有所緩解。此外,經痛又分為原發性經痛和疾病因素性經痛,前者為月經子宮肌肉運動所產生的經痛;後者則是由某些疾病所造成,例如:子宮內膜異位症 、子宮肌瘤和骨盆腔發炎等。

如何預防經痛發生?

調整生活作息、做有氧運動、注意腹部保暖、經前一週至經期都不吃生冷食物、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可適度飲用黑糖薑母茶,以及多攝取五穀雜糧、堅果、黃豆、芥藍菜、菠菜、草莓、蘋果、葡萄、香蕉等食物,也有助減輕經痛。

得到經痛後,應該要怎樣保養呢?

經痛是每個女性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到的,每個人的疼痛表現都不同,許多人認為經痛是正常現象,但過度的疼痛可能是疾病的表現,需要就醫檢查。經期前一周忌吃生冷食物,女性應多休息,作息維持正常,並保持腹部的溫暖,能讓經痛大為改善。

以下方法可緩解經痛症狀:

~補充水分:多喝水雖然不能直接減低經痛的狀況,但可以減低經痛時的腹脹症狀。而酒精和咖啡則盡量避免,因為兩者都有利尿的效果,容易造成身體缺水。

~營養食物:當經痛難耐時,有些人會選擇吃甜食或高熱量食物,當然這無可厚非,但是如果能同時也吃些營養價值高的食物,對於症狀緩解會更有幫助。例如含有維生素E、B1、B6、鎂、鋅及 Omega-3 脂肪酸的食物,可以緩解肌肉痙攣和發炎。

~熱敷:熱毛巾、電毯或暖暖包,都是熱敷的好方法,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減緩經痛不適。

~運動:有些本身就有運動習慣的人,在經痛期間可能會選擇完全不運動,其實正確做法應該是減輕運動量。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,也可以嘗試瑜伽或有氧運動,例如游泳和慢跑,增進腦內啡的分泌,有助於保持心情愉悅。

~止痛藥:有些人會擔心經常服用止痛藥會產生藥物耐受性,但其實一個月若只有數天服用止痛藥,並不會產生耐受性的問題。一般常用的止痛藥成分大多含有:布洛芬及乙醯胺酚,不過只有前者有消炎的功效。需要注意的是,止痛藥最好在經痛發生後盡快服用,若忍著直到疼痛加劇才服藥,藥效可能會大打折扣。

若試了以上方法還是感到經痛難耐,或有長期嚴重經痛的症狀,請儘快找醫生檢查清楚,不要延遲就醫時間,因為有可能罹患造成疾病因素經痛的相關疾病,切勿過度依賴止痛藥或是自己的忍耐。

暖宮護理也可改善及解決各方面婦科的不適。

購物車
Scroll to Top